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19年第1期
编号:13329970
当体检成为一门生意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日 《幸福家庭》 2019年第1期
     如今,“一年体检一次”已成为不少人健康保障的“标配”。目前公立医院的体检机构约占70%的市场份额,民营体检机构也在快速发展。市场上的体检项目花样繁多,价格不菲,还存在过度检查、漏检、误检及体检医师资质存疑等乱象,体检行业也亟需“体检”。

    乱收费、漏检误检时有发生

    在多个体检机构的官网上可以看到,各种体检套餐名目繁多,女性体检、父母体检、中老年体检、商务体检……大套餐含小套餐,价格普遍在一两千元到三四千元之间。而一些专门的基因检测套餐或高端核磁套餐等价格甚至高达两万多元。

    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体检收费价格不菲且标准混乱,有的暗藏重复收费。某民营体检机构的项目价格表上显示,腹部彩超120元,膀胱彩超和前列腺彩超分别为80元。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科主任黄红卫介绍,腹部彩超其实已经包括膀胱彩超和前列腺彩超,它们其实是一项检查,在三甲医院做只需140多元。
, 百拇医药
    有些体检则是有过度检查之嫌。比如,不少体检套餐包含肿瘤筛查,有些需要采用CT、核磁共振等手段,但这类检查过于频繁其实对身体健康是不利的。

    2012年,原卫生部制定的《健康体检项目目录》中提出“主要用于疾病诊断用途的技术和方法不列入健康体检项目”。不少医生也表示,由于对身体有一定伤害,CT等检查项目一般都应坚持“非必要不查”的原则。但是,不少体检机构却都大力宣传这些体检项目。

    此外,体检中漏检、误检情况也时有发生。江苏的吴先生于2017年4月28日在苏州一家体检中心体检,结果显示一切正常,然而6个月后他却被确诊为患肺癌中晚期。确诊后吴先生发现,此前体检的CT片子就显示有肿瘤,但是在体检报告上却没有说明,当时的医生也未告知他。

    广东东莞陈女士体检时,在医生按压自己腹部时感到明显的腹痛,于是被告知患阑尾炎并需要立即做手术。但陈女士到其他医院检查后发现,自己并非患了阑尾炎,而只是普通的肠胃炎。
, 百拇医药
    体检医师资质存疑

    据原卫生部2009年颁发的《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体检机构中负责签署健康体检报告的医师,应当具有内科或外科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各健康体检项目结果应当由负责检查的相应专业执业医师记录并签名。

    但调查发现,一些民营体检机构中从事体检的工作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就上岗,并不具备相关资质。

    “民营体检机构扩张得很快,有的根本来不及聘请足量有资质的医生,有的甚至让护士代替医生上岗。”黄红卫说,还有些民营体检机构凭借各种关系建立本地医生联络库,在業务高峰期进行临时性招募。

    广州市天河区卫计局在检查美年大健康旗下的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时发现,该体检机构部分B超检查报告未经进行检查的医生审核,由其他医生“冒名”发出。此外,还存在检查报告无医师手写签名等问题。美年大健康有关负责人说,在其业务快速拓展过程中,的确存在一些医生尚未取得多点执业资格的情况。
, http://www.100md.com
    经走访广东、成都等地多家民营体检机构发现,不少民营体检机构上岗医生数量明显跟不上门店扩张速度。业内人士表示,重销售轻专业的经营模式导致民营体检机构在吸纳专业医生方面缺乏吸引力。

    体检行业亟待“体检”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体检机构普遍存在重设备轻人才、重化验轻诊断等问题,医护人员资质得不到保证,过度营销的现象越演越烈。体检事关公众健康,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不能完全将其视为单纯的生意。

    据了解,各地卫生主管部门目前对体检机构的监管,主要是每年核查其基本资质,然而对日常业务则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约束。

    为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体检行业也亟需“体检”。目前,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发布的体检目录仅为参考,对体检机构并无刚性约束力。专家建议,首先要明确政策规范,提高体检行业准入门槛,建立统一的服务规范,明确体检项目的设置,取消一些不适用于健康检查的项目,并规范医生诊疗行为,防止过度检查。

    此外,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王昱表示,单位和个人应摒弃“套餐越豪华、价格越贵越好”的观念,根据个人年龄、性别、家族因素等综合考量选择合适的体检项目,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效体检。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官网2018年10月18日), http://www.100md.com(胡林果 董小红 孙少龙)